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协会邮箱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构筑世界一流协会战略平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编委及青年编委换届工作会议暨首届安全科学与工程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北京召开

发布时间:2025年5月19日 来源: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5月17日至18日,《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编委及青年编委换届工作会议暨首届安全科学与工程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北京西郊宾馆隆重举行。

  本次会议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同主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安全科学创新发展”为主题。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的400多位院士、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前沿趋势展开深入研讨,推动学术交流与青年人才培养。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党委书记、理事长、《学报》编委会名誉主任王德学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党委书记韩尚峰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旭光,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报》编委会主任张来斌,中国科协书记处原书记冯长根,协会党委委员、副理事长王铃丁、杨玉洲、李德清,协会党委委员、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毕强,协会副理事长、《学报》主编吴宗之,协会监事会负责人张文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王凯等出席会议。张来斌、杨玉洲分别主持会议。

王德学致辞

  王德学在致辞中指出,《学报》自1991年创刊以来,始终是协会“推动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和应急管理领域改革创新与技术进步,服务政府、服务会员、服务社会、服务事业、服务大局,助力我国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和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办会宗旨的重要科技载体,更是服务国家战略、凝聚业界智慧的重要学术平台。近年来,在协会党委与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学报》实现多项突破性进展,从核心期刊到EI收录,《学报》已迈出坚实步伐,每一步发展都是协会“创建世界一流协会”战略布局的生动实践和重要缩影。今后,协会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报》工作的领导,加强政治引领,确保《学报》坚决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中央精神,坚决跟上中央步伐,坚持正确办刊方向。协会各部门、各单位、分支机构要全力支持《学报》工作,形成全员关心支持《学报》发展的合力。

  王德学指出,《学报》成绩的背后是“幕后英雄”的默默付出,编委们通过专业审稿、选题研讨为《学报》质量把关,青年编委以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创新活力推动跨学科融合与国际传播,《学报》编辑部以严谨高效的工作保障稿件高质量出版,读者的信任与支持则是学报前行的动力源泉。王德学理事长代表协会向广大作者、编委(含青年编委)、审稿人及《学报》编辑部的同志们致以诚挚谢意!

  展望未来,他对新一届编委与青年编委提出几点期望:一是以国际化视野谋划《学报》新未来,立足“两个大局”,吸引更多海内外优质稿件;青年编委要发挥外语优势,在国际传播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二是聚焦新能源安全、城市安全等重大安全问题,严格学术质量把关,组织跨学科深度研讨;三是紧扣“高水平安全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主题,策划低空经济安全、“双碳”风险防控等专题,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学术成果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确保“国家需要什么,《学报》就聚焦什么”。全体编委及青年编委要牢记“国之大者”,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使命,不懈奋斗,不断提升《学报》的国际影响力,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多做贡献,并努力为全球安全治理的“中国方案”提供坚实的专业学术支撑。

韩尚峰致辞

  韩尚峰在致辞中指出,《学报》的发展与“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等重大政策紧密契合,是推动落实国家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健康中国建设等相关政策的重要载体。《学报》通过成立青年编委会、举办青年科学家论坛等举措,为青年学者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助力安全领域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推动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服务支撑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将继续与协会深化合作,依托《学报》平台与学校科研优势,推动安全科学学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吴宗之代表《学报》编辑部和编委会作工作报告,回顾《学报》编辑部近年来的工作成效,汇报下一步发展规划目标。《学报》年均投稿量2187篇,录用率15.3%,近几年来文献总下载量和被引次数持续增长,2024年总被引频次达12892次,官网论文点击率突破34万次。在国际化进程中,《学报》继入选WJCI Q2区后,2025年成功被EI数据库收录,成为安全科学领域进入国际一流工程期刊阵列的中文期刊。

  《学报》将以“建设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为目标,努力在2028年前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期刊;力争在2030年进入全球安全科学顶级期刊行列。为此,《学报》将实施“精品论文工程”,加强前沿选题策划,扩大国际审稿专家比例,优化数字化传播渠道,启动“安全科学与工程青年科学家”专刊征稿,助力青年学者成果发表。

  本次换届过程严格遵循“学术优先、结构合理”原则,经全球招募、多轮遴选产生。毕强宣布拟任《学报》第四届编委会及第三届青年编委名单,会议审议通过。本次换届产生《学报》第四届编委会成员94名,其中,名誉主任3名,主任2名,副主任7名,委员82名;第三届青年编委会成员161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12名,委员148名。会议还表彰了5名《学报》“杰出审稿人”及20名《学报》“优秀审稿人”。《学报》“杰出审稿人”代表、“优秀审稿人”代表、新当选编委代表、新当选青编委代表分别发言。

颁发编委聘书

颁发青年编委聘书

颁发杰出审稿人、优秀审稿人证书

  会议同期举办首届安全科学与工程青年科学家论坛,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围绕“矿山安全工程”“火灾与消防工程”“石油化工与城市安全”“职业安全健康与应急管理”等议题展开研讨,并通过学术论坛、分组讨论等形式促进跨学科合作交流。论坛启动“安全科学与工程青年科学家”专刊征稿,面向青年编委及参会代表征集优质稿件,计划在2026年《学报》首期正刊发表,为青年学者搭建成果展示平台,推动前沿研究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

大会合影